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硬钢特朗普,所有船只将退出美国市场
硬钢特朗普,所有船只将退出美国市场
特朗普政府再度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旗,这一次,矛头直指中国造船业。然而,这一政策尚未落地,国际航运巨头已经开始反击。希腊航运大亨Evangelos Marinakis明确表态,若美方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施加港口费用,他将让旗下全部140余艘船舶避开美国市场。

在纽约举办的第19届Capital Link国际航运论坛上,Marinakis以主旨演讲嘉宾身份,围绕当前多项地缘政治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虽然其中一些政策(例如关税)可能在短期内给航运业带来挑战,但行业长期前景依然乐观,这些波动最终将利好航运市场。


Evangelos Marinakis


在谈及特朗普针对拥有中国造船合同或船舶的船东可能采取的措施时,Marinakis表示:“我认为这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比我们预想的更久。我们拥有超过140艘船,其中部分归属于上市公司,大多数为私人持有,只要这些限制措施存在,我们就不会在美国市场运营。”

Marinakis 是 Capital Maritime & Trading Corp 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由 Marinakis 家族控制的 Capital Maritime 集团在 2025 年管理着一支由 146 多艘船只组成的混合船队,包括油轮、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氨船、LCO2 船、海工船和干散货船。Capital 集团于 2018 年进入液化天然气领域,订购了多达 10 艘液化天然气船,总价值达 18 亿美元。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上周召开听证会,探讨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以“遏制”中国造船业的全球主导地位。然而,现实是,国际航运市场对中国船厂的依赖程度远超华盛顿的想象。

多位与会代表在听证会上都提到了这一点,这些“惩罚性”措施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非预期后果——扰乱供应链、推高美方进出口成本,进而削弱美国农业、能源与制造等关键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航运公会(ICS)秘书长Guy Platten在会上作证,警告美方拟议中的措施并不能真正遏制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反而极有可能冲击美国的海运供应链体系,进而威胁美国的能源、粮食和整体经济安全,“甚至让美国企业最终被自己赖以生存的船舶‘断供’。”


Guy Platten


世界航运理事会(WSC)首席执行官Joe Kramek在听证会上发言。他指出,美方的相关提案不仅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与出口企业面临更高成本,还会引发供应链效率下降的问题,而并未为中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动机。

Marinakis也为中国造船业辩护,强调无论美国如何行动,中国船厂依然是航运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船东别无选择,必须去中国造船,原因有几个,”Marinakis解释道,“首先是产能,其次是价格竞争力。第三,事实是,中国船厂的造船质量已经大幅提升,部分船厂的标准已接近韩国和日本。”

他预测,未来市场将出现明显的“双轨制”——一部分船东愿意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另一部分则选择避开,“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实际上,船东似乎已经在开始为这种“双轨制”市场做准备。经纪公司报告称,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日本和韩国建造的待售船舶,反映出买家对非中国建造船型的偏好有所增强。


Capital


经纪公司Gibson指出,如果美方政策落地,二手船市场也将形成明显的“双轨制”定价结构——中国造船厂建造的船舶或将出现折价,而日韩建造的船舶则可能获得更高溢价。

这一变化已经开始在二手船买卖(SnP)市场显现。Xclusiv Shipbrokers在最新周报中指出,本周共有13艘散货船易手,其中10艘为日本建造,仅3艘来自中国船厂。

最新成交案例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香港船东Cido Shipping近日出售旗下由日本船厂建造的“Fortune Wing”轮(55,650 载重吨、建于2011年),成交价约为1600万美元。而一艘仅年长一岁、由中国船厂建造的同规格船“CS Sonoma”轮成交价仅为1130万美元。
Copyright © 2023 上海舜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040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