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中海航线的运价可能会超过每40英尺20,000美元
近日,主要东西方贸易航线集装箱现货价格上涨的势头有所缓和,仅出现了个位数的涨幅。
鉴于近期没有出现这些涨幅,令人震惊的两位数涨幅似乎是由6月1日承运商上调运费推动的。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 (WCI) 综合运费周环比上涨2%;但同比上涨202%。
WCI的上海至鹿特丹航线价格也上涨了2%,达到每40英尺6,177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58%;而Xeneta的亚洲至北欧XSI航线价格则比上周上涨了3.3%,达到每40英尺5,835美元。
WCI的上海至热那亚航线运费上涨3%,至每40英尺6,882美元。
在跨太平洋航线上,WCI上海-洛杉矶和上海-纽约指数均上涨1%,分别达到每40英尺6,025美元和7,299美元。XSI亚洲-美国西海岸指数上涨1.5%,达到每40英尺5,949美元。
运费上调时机可能与即期运费的百分比上涨存在相关关系,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无论如何,当前的价格行为表明,市场的实际供需状况导致运费上涨放缓,而运费大幅上涨则是由承运商的激进定价所致。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运价表显示下周运价将大幅上涨,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上周周于鹿特丹举行的TOC Europe 24会议上向与会代表预测了这一点。他告诉他们:“我很遗憾地说,6月中旬现货运费还会再次上涨,尽管目前看来,下一次涨幅不会像上一次那么大,这可能意味着对船运商来说情况会略有改善。”
此后会发生什么将取决于当前的需求持续多久,以及港口拥堵和红海危机等相关问题。但如果运力继续紧张,航程继续延长,Sea-Intelligence近期发布的新分析以疫情期间的运价表现为指导,预测亚洲-地中海航线的运价可能会超过每40英尺20,000美元。
Sea-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Alan Murphy表示:"运费能涨到多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疫情期间的最高水平。”“然而,这并没有考虑到疫情期间没有出现的环非洲航行距离的增加。
“为了解释更长的航行距离,我们可以查看与航行距离相关的费率,即每航行海里40英尺收费1美元,”他补充道。
根据海洋情报数据,在疫情最严重时期,亚洲地中海航线的运价为1.60美元,亚洲-北欧航线的运价为1.40美元。

Alan Murphy说道:“虽然这只是历史事实,但它也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在严重危难时期,每海里的运费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让托运人感到恐惧的情况:如果每海里支付的费率达到与疫情期间相同的水平,我们将看到从上海到鹿特丹的即期运费为每40英尺18,900美元,从上海到热那亚的即期运费为21,600美元,从鹿特丹到上海的回程运费为每40英尺2,200美元。

“这并不是说利率不能再高了,”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