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价格在新GRI出台前保持平稳
由于承运人未能在12月1日一系列一般运费上调 (GRI) 之前提高价格,所有主要航线的集装箱现货运费又经历了一周的温和下跌。
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将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但这并未产生明显效果。
本周德鲁里发布的世界集装箱指数 (WCI) 显示,上海至洛杉矶航线运价周环比下跌5%,至每40英尺4,250美元,而上海至纽约航线运价下跌1%,至每40英尺5,192美元。
尽管有人预计关税公告将导致美国进口货物再度抢购,现货价格飙升,但这种情况目前似乎并未发生,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表示,这并不是美国航运商近几个月来第一次面临的风险。
“许多美国航运商全年都在提前装载,以应对红海和美国东部及墨西哥湾沿岸的货运中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能不会看到关税导致需求大幅增加,因为部分关税已经实施,库存可能已经爆满。
“但凡能移动的,你都可能移动,”他补充道。
然而,由于新关税的实施日期仍未知,特朗普很有可能会在明年1月上任第一天以某种方式强制实施这些关税,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进口商在很短的时间内争先恐后地进口商品。
桑德先生说:“如果1月20日是真正的截止日期,那么每个托运人很快就会没有时间了,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30天内装运货物。”
他补充说,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和合约运价均呈下降趋势,而亚欧航线的长期和短期运价均呈上涨趋势。
如果亚欧航线运价在连续下跌近一个月后已经出现好转,那么这还未对本周的西印度群岛综合运价指数 (WCI) 产生影响,其中上海至鹿特丹航线运价周环比下跌2%,至每40英尺3,997美元,而上海至热那亚航线运价也下跌1%,至每40英尺4,490美元。
尽管如此,跨太平洋和亚欧航线运价连续四周持平的局面很可能会因12月1日(星期日)出台的一系列上调运价而得到扭转。
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多家航运公司已宣布涨价:中远海运、长荣、现代商船和赫伯罗特将每40英尺涨价3,000美元;达飞海运、阳明海运和以星海运涨价2,000美元;而ONE选择每40英尺仅涨价1,000美元。
在亚欧航线上,MSC和CMA CGM也于12月1日起分别宣布了亚洲-西地中海港口新的FAK费率为每40英尺6,500美元,而赫伯罗特将对北欧实施6,100美元的费率,对西地中海实施6,400美元的费率。
迄今为止,鉴于过去一个月总体价格疲软,亚欧货运代理一直怀疑这些新的FAK费率是否会持续,尽管许多人也认为这可能取决于承运商如何管理运力。
本月,约有10%的每周预定航班被取消,这未能阻止自11月初推出大量GRI以来的运价下降。
德鲁里的取消航班追踪系统目前显示,从12月初到1月第一周结束,全球约有10%的航班(719个航班中的72个)将取消。
报告指出:“由于下个月维持GRI的不确定性,可能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取消措施,以保持利率处于高位。”